2. 什麼是小說?
- 2.1 文學藝術有兩個最基本類型:詩與說故事。
文學家有兩種:詩人與小說家。
詩是感動,小說是智慧。(《紅樓夢》: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亞里斯多德:「詩比歷史更哲學。」)
- 2.12 小說三要素:故事(Story),情境(Situation),理念(Idea)。評論一篇小說,包含三個步驟程序:概括故事綱要,分析情境處境,評判理念意義,簡稱 SSI 程序!
- 2.2 什麼是故事?故事即「行動」(action)或「動作」,什麼人做了什麼事?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 行動即是事件(event),也是對事件之回應(reaction)。
- 例如,地震或禽流感是自然事件,一例一休、年金改革或川普要在美墨邊境建長城是人為事件,新冠疫情爆發可視為自然事件與人為事件之混合體。人們對這些自然事件或人為事件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與回應也構成事件的一部分,對整個事件與行動的敘述(narration)就是「故事」。所謂「行動」包含了動作與語言表達,某人在某個時刻場合發表談話或提出聲明宣言也是一種「行動」,如英國語言哲學家奧斯丁所說的 speech-act。也就是中國人常講的「言行」,所謂「聽其言,觀其行」 !
- 2.21 人類歷史迄今,出現哪些說故事的文類?
- A 真人實事之故事 = 歷史
- B 非真人實事之人物與故事 = 文學敘事
- 2.22 亞里斯多德《詩學》的四個重要命題:
- A 歷史描寫實際發生的事,詩描寫可能發生的事
- B 詩比歷史更哲學。(注:亞里斯多德的「詩」是指荷馬史詩與希臘悲劇,不是抒情詩歌)
- C 悲劇是行動的模仿。( imitation of action→「行動的模仿」可視為一切說故事文類的普遍定義。「模仿」是價值意味的「仿效取法」)
- D 戲劇模仿「行動中的人」:悲劇模仿較高尚的人的行動。喜劇模仿較低劣的人的行動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悲劇喜劇之古典定義的「三人行原理」。人為什麼從牙牙學語言開始就喜歡聽故事 → 人生總是要做點什麼,人生就是一連串的行動與活動 → 故事作為「行動的模仿」,提供「行動典範」:「好樣的」,也包括負面典範壞榜樣 →「人物典型」(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 西方近代在古典悲劇與喜劇之外,興起一新劇種「正劇」或「嚴肅劇」,兼具悲劇與喜劇之要素,往往表現為「好人逃過壞人的陷害,壞人最終得到懲罰」,成為通俗劇的主要類型。悲劇 = 較高貴的人,喜劇 = 較低劣的人,正劇 = 普通人、一般人!→ 現代小說、戲劇特質:普通人小市民成為主角
- 2.221 說故事 = 行動的模仿 = 某人做了某事 = 戲劇模仿「行動中的人」
- 「行動」(action)一詞已包含了「人物」與「事件」兩元素 →「行動典範」即「人物典型」
- 什麼人會做什麼事,透過事件行動可以反映出人物之性格人格與精神形象。「武大郎養夜貓子,什麼人玩什麼鳥!」「武大郎賣涼水,人窮貨抖索!」,孔子:「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林黛玉得肺結核→ 肺結核成為明清與民初文人的一種形象與象徵。
- 2.222 一個好故事包含兩大要素:
- a 有趣 = 精彩引人
- b 有意義
- 有趣與有意義可綜合為「有意思」一個好故事總是「寓教於樂」→ 李安新片的例子
- 2.3 在說故事的文類中,小說具有哪種優勢特質?
- 2.31 小說是故事文類中的一種。小說不只是說故事。
→ 小說的構成公式:小說=故事+X
→ X = 情境狀況,小說就是通過具體的場景與情境來呈現故事。
- 2.310 學術研究的基本邏輯思考:類與次類的基本邏輯關係。→ 類是一集合(set),次類=次集合或子集合(subset)。動物是一個類,人是動物中的一種(species)。
- 人的定義:「人是理性的動物。」
- → 亞里斯多德所創的邏輯定義方法:類+種差
- → 人 = 動物(類) +「理性的」(種差)。
- → 人 = 動物 + X (理性的,政治的,會說話的…。儒家:人是道德的動物。佛洛伊德:人是會得精神官能症的動物。)
- 小說 = 故事 + X,亦是亞里斯多德所創的邏輯定義方法
- 2.32 X = 情境狀況(situation,黑格爾美學提出,可參閱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情境狀況必然是具體的,往往表現為具體場景(scene)。小說就是通過具體的場景與情境來呈現故事。(《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差別。)小說是具體的藝術→美術中有抽象畫、抽象藝術,有沒有抽象小說?→我所見過的唯一成功的抽象小說是貝克特。
- 2.321 故事與情節(plot)有什麼差別?
情節是故事的呈現敘述方式,同一個故事可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敘述。
- 敘事時序:順序、倒敘、插敘。
- 敘事觀點:全知多重觀點(透過不同的他或她,甚至非人類之動物觀點
- 單一第三人稱(固定的他或她),
- 第一人稱主觀(我),
- 第一人稱旁知(透過「我」的觀點呈現故事,但「我」不是故事主角),
- 第二人稱(極少見→高行健《靈山》,朱天心〈古都〉,杜哈絲),日記、通信)
- 2.33 情境狀況的三個層次或類型:
- A
環境
:外在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常以具體的人物場景之外觀描寫來呈現。
- B
人物角色之個人內在心境
:現代小說之心理描寫或意識流手法。
- C
處境
:人與他人之間的微妙關係處境,或人在時代社會背景中之複雜獨特狀況。
- 許多現代小說不以故事情節取勝,而是以呈現揭露人物處境狀況之微妙曖昧取勝,如契訶夫與沈從文。
- 有些小說的主角到最後突然了解領悟到自己的處境狀況。有些則否,如魯迅〈阿Q正傳〉的阿Q從頭到尾都在「狀況外」,渾渾噩噩,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所以小說基本上有兩層觀點:小說中各個人物角色之觀點想法,小說家本人之觀點想法。
- 情節模式的「布局設計安排」與角色人物的「性格形象塑造」,除了為更精采呈現故事的進行,更是為了更深刻微妙地揭露人性人生的情境狀況。
- 2.4 小說三元素:故事,情境,理念 = SSI 模型。
除了故事與情境,還有第三元素:理念(Idea)。理念即整體性的觀念、概念,觀點,一種整體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哲學的術語是「形上學」。理念就是小說的主題,也是一般讀者常問的:這個故事有何「意義」,作者想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 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指出日本大導演溝口健二電影中的「形上學」:傳統的日本社會是建立在女性對男性的被壓抑與奉獻犧牲之上。
- 小說是最具體的藝術,好的小說透過具體的場景與動作來呈現故事,揭露某種人生人性之情境狀況,逼顯呈現出某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只是作者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同時也是某個時代社會或文化傳統之集體價值象徵。
- 例一:比較《西遊記》與《哈利波特》:
- a 有什麼精采引人的人物角色與故事情節?
- b 反映什麼樣的人生情境與時代社會狀況?
- c 逼顯表現出什麼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例二:電視單元劇電影《愛我請回頭》
- 2.5 小說評論能力之基本訓練:
- A 掌握整個故事情節之重點與特點:有趣點、精彩點、新奇點、亮點→什麼人做了什麼事?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具備此能力,就可當記者,寫新聞報導。)
- B 進一步分析整個故事反映了什麼樣的情境狀況。(怎麼會這樣?(哪A安呢?) 現在是什麼情形?掌握對情境狀況之分析能力,可寫新聞評論。)
- C 掌握理解小說中所呈現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到達此層次之能力,可從事什麼行業?→可以當上總字輩長字輩的位子:總編、創意總監、總裁、高層領導、總統,最高等級的學者與大師。)
- 2.51 會寫小說評論,對小說具有高明的鑑賞品味(a「不怕貨比貨,只怕不識貨」b「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可從事什麼行業?
- 2.6 虛構與想像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表現人性的可能性與世界的可能狀況,可以萊布尼茲的「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統稱之。所有的虛構與想像都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為了精彩深刻地表現某種人性人生狀態之可能世界。包括歷史小說,鄉土寫實,社會寫實,騎士羅曼史,日本武士,中國武俠,偵探,間諜,言情,科幻,奇幻,鬼怪,恐怖,…都是表現某種人性人生狀態之可能世界,逼顯出某種典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只是作者個人之人生觀、世界觀,而是反映塑造出某個時代、社會、民族之人生觀、世界觀,甚至普世價值觀。
- 2.61 想像力固然重要,但只是「手段」。人的想像力是有限的,無法「無中生有,憑空捏造」(人類神話宗教的各種神明中,唯有《聖經》中的上帝可以「無中生有」)。笛卡兒:人類的想像力無法憑空虛構經驗中的基本元素與成分,只能選取既有經驗中的某些成分元素,排列組合成一混合對象→飛馬,麒麟,火龍等想像動物。問題:孫悟空,豬八戒之角色形象是哪些經驗元素所組成?
- 當代文青只會標榜想像與虛構,卻無法思考世界觀、人生觀的問題,這種問「手段」,卻不知「目的」、「宗旨」為何,有如只會武器操作,精通戰術,卻不知「為何而戰?」=戰略=理念、主義
- 兩個超乎小說想像的真實事件:台海危機之台諜案,南迴搞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