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一、國際現況

1. 困境

2. 實力分布

  1. 人口數量:中印美
  2. 軍事實力:美中英
  3. 經濟GDP:美中日
  4. 國際貿易:歐中美
  5. 研發費用:美中日
  6. 論文總數:中美日
    • 大約在2030年至2045年間,中國會變成世界第一強權

二、現實主義

1. 權力的四個面貌

  控制結果 控制議程 控制偏好 控制典範
principle A makes B do something B doesn’t want to do A lets B decide but only provides B with certain choices A uses education and the media to convince B that instead of Coke they should have Pepsi A and B both accept the basic assumptions that soda is a private good that requires to money to procure and should come in aluminum cans. Neither A nor B controls the paradigm; the paradigm controls them.
neg AB可以利用利誘脅迫控制 俄國有大選,但普丁藉由控制議程,讓主要政敵失去選舉資格、入獄;控制媒體,讓自己可以選贏 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再教育營,有些人也會質疑學校制度也是種訓化人民的方式 如果社會化是不讓我們問某些特定的問題,控制典範就是不讓我們知道這是個問題。現代的典範通常是自然科學,讓我們精神上難以擴展
pos 藉由選舉制度,A B都必須遵守,輸了也要服從,所以可以藉由此制度獲得穩定 AB也可以藉由建立系統,決定沒有偏見的選項、平等的發聲機會 可以讓普羅大眾產生社會凝聚力,也同時可以提升自我意識、公共辯論等等,而不被中央政權所操控 典範改變通常是科技革新,打開了人類了解宇宙的新視野,A B可以設立鼓勵創新、自由想像的政治制度,就可以成為進步的動力

2. 各家論點

  • 馬基維利 Machiavelli
    • 「寧受人畏懼而非為人所愛戴」
    • Dual moral standard 君王(領導人)為維護國家利益所依循的道德,不同於平凡人的一般道德原則。
  • 霍布斯 Thomas Hobbes
    • 自然狀態說,缺乏最高權威的國際關係環境,資源有限,所有個體面對生存與安全不確定性,就會暴力相向
    • 所以可以利用契約排除個體間暴力相向,有和平的可能
  • 盧梭 Rousseau
    • 批評霍布斯,因為霍布斯所提的契約論(利維坦)雖解決了國家與人民間的緊張,但強化主權國家間的相對獨立,使國家間進入沒有最高權威,難以處理國家間戰爭狀態
    • 國家間的無政府狀態,才是造成國家間相互猜忌與不安全的主因
  • 延伸閱讀

    霍布斯、洛克、盧梭談「我們究竟需要國家做什麼?」

    • 霍布斯:為了避免「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人類消極放棄部分權力,將權力移轉給權威的一個人,透過他的權力,有能力防止大家互相侵犯,為了國家能夠保障國民的和平與安全,即使將無辜的國民處死,他也沒有義務要說明理由。
    • 洛克:每個人都有「自然權利」,也就是人類知道每個人都有生存、身體不受傷害以及自由與擁有財產的權利,但因為這個權利沒有清楚的規劃,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就會引起爭端。大家就會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國家,國家有義務透過清楚表達的法則,將自然權利具體化,但國家也不能違反任何一個人的自然權利。所以必須透過權力分裂執行,立法權(給出法則的權力)以及施行機構必須分開,而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
    • 盧梭:人在自然狀態中是完全自由的,透過訂立契約的所有人,都必須確實的被平等對待,連一個例外都不能有,所有的政治決策都必須直接詢問所有的國民,只有如此,國民天生被賦予的自由才能被保障,但怎麼可能每個人意見都相同?所以就要保證每個人擁有一樣多,人不只是放棄他們的權利,同時也必須放棄他們的所有物。對國家來說,也同時產生了平均分配社會財物的責任義務。所以我們要奮鬥爭取社會公正,追求一個社會福利國家!

3. 現實主義的基本論點

  • 無政府狀態 anarchy
  • 國家中心論 state-centric -> 忽視國際組織的作用
  • 物質視角下的權力追求 -> 主要討論強權

4. 現實主義流派

  古典現實主義 結構現實主義 新古典現實主義 攻勢現實主義 守勢現實主義
代表人物 摩根索 Hans Morgenthau 華茲 Kenneth Waltz 史威勒Randall Schweller、施耐德Jack Snyder、格拉瑟Charles Glaser 米爾斯海默 Mearsheimer  
主要內容 人性推演國家行為,所以國家採取抗衡策略,構成國際體系的權力平衡 批判古典現實主義,國際體系是由國家與無政府狀態的結構所構成,不是由國家單元的個別努力所形成 認為國家對國際體系權力分配的認識,也會受到國家內部因素的影響,進而左右國家利益,產出國家對外政策 國家安全是永遠缺乏而且不足的 在尋求安全與生存的保證
補充內容 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道德是不存在 國際體系的相對能力分配,造成多極、兩極,但無法解釋冷戰結束,因此產生新古典現實主義 見下表格 透過追求權力的最大化以維護本身的安全 權力過度擴張,會引發權力平衡反制,反而對國家不安全,結構現實主義為代表
  • 新古典現實主義補充
    • 台灣對中國態度(國際壓力),從避險,經太陽花學運,轉為制衡
    • 制衡結盟與扈從,是一體兩面,台灣也成為美國(國際壓力)扈從
    • 避險政策是儘量減少在安全的損失,對原有霸權和崛起國兩面討好
  • 綏靖政策 appeasement
    • 滿足對手利益,以換取自我安全
    • 爭取養精蓄銳的時間,也經由互動交往,改變對手國的偏好
    • ex:美中過去交往
  • 單極穩定論
    • Wohlforth
    • 全球權力集中單極(unipolarity),和平穩定且持久
  • 權力轉移論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 Organski and Kugler
    • 國際體系是依照實力排列的「層級體系」(hierarchical system)
    • 崛起國終會不滿其受壓抑,發生霸權戰爭
  • 霸權更迭論
    • Gilpin
    • 國際體系的主宰霸權,受內外因素影響而霸權衰退,鼓勵崛起國挑戰其霸業,進發生霸權戰爭
  • 衰退霸權為維護其地位,會採取預防戰爭先對崛起國發動戰爭(Copeland, 2000)

三、新自由主義制度

  • 偏好
  • 利用經濟關係彼此合作,彼此融合,避免衝突

1. 三波自由主義發展

  1. 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和改革者
  2.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理想主義
  3. 當前自由國際主義面臨的危機

2. 早期概念

  • 威爾遜:通過制定限制自身利益的國際規則,來解決戰爭問題
  • 邊沁:平等國際法,建立幸福
  • 康德:聯邦政府
  • 民主和平論:民主國家之間不會有戰爭
    • 但如何定義民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3. 新自由制度主義

  • 關注非國家行為者(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甚至個人),在國際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
  • 強調無政府狀態下的國家合作,以及國家間經貿互賴反映的權力關係。

4. 國際制度

  • 新自由制度主義不再堅持國際互動的多元性
  • 開始討論國家之間合作的制度
  • 目標:改善國家被「欺騙」的現象,制度化可以增加互賴、獲益
  • 如:北約、WTO…
  • 一般認為貿易量越高,越有可能促使敵對國家放棄先前的敵視態度,轉而合作互利。
    • 此即為經濟互賴的貿易和平論。
    • 但若兩個國家具有敵意,則經貿互賴促進和平的可能性有限。
      • 美中貿易戰
      • 兩岸緊張關係
  • 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是過去大國之間達和平的主因,美國是建構的主要動力

5. 批判

  • 忽視國際體系中的權力和利益分配
  • 列強的帝國衝動,仍持續存在
  • 向國際制度讓渡實質性決策權,在自由主義國家內部造成了重大的政治問題
  • 全球化幫助其他國家變強,破壞美國單極格局,終結自由主義國際秩序
  • 自由主義注重收益增加,現實主義注重權力分配,所以現實主義認為合作並不影響,因為權力關係保持一樣,國家之間一定要再競爭。

四、社會建構主義

  • 觀念
    • 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觀點,行為者會構成系統,但在構成系統後,單位就被系統控制,行為者也就無法改變了,所以我們就是往上研究源頭的原因,是有定理定則的。
    • 但社會建構主義認為,系統與行為者是相互影響的!

1. 核心概念

  • 國際體系最重要的本質為社會結構,而不是物質結構
    • 乃是能動者(agent/國家)透過實踐(practices)的互構而成
    • 國際社會體系之構成:物質+共享知識(結構/文化)+能動者實踐
  • 隨著時代,殖民開化的觀念改變,因為人心會變異,所以制度、行為也會跟著改變,就是行為者影響系統
  • 根據社會建構主義,行為者可以影響國家行為,行為者觀念意識不停改變,所以每種未來都有可能發生,物質不再是衡量利益價值的唯一選擇
    • ex:孔孟捨生取義影響國家。
  • 因此,社會發展應該是發散的,但西方思維卻是有意無意地往單一方向發展,無法解釋
  • 社會化、集體觀念的塑成,反而有時候比物質方面更難打破架構。

2. 觀念與國家行為

  • 規則的種類
    • 管制性規則
      • 規定何者為可行行為
    • 構成型規則
      • 界定行為者的認同,為這些活動創造可能性
  • 兩種邏輯
    • 後果邏輯
      • 行動歸因於預期的成本與收益
    • 適當性邏輯
      • 突出行為者如何遵守規則並關切其行為的正當性
  • 擴散:特定的實踐、規範或信念在人群中是如何被傳播的
  • 制度同構:共享相同環境的組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彼此相似
  • 社會化:國家如何地改變成員的行為,使其與群體的行為一致

3. 所理解的權力

  • 文化(culture)決定人們賦予其實踐(practices),這裡的實踐不是只行為,實踐是強調有意義
  • 意義是一種政治成就,亦同時是權力的展示
  • 具備觀念成份
  • 溫特的三種無政府文化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無政府的樣貌是國家所理解出來的。(make of 不是造成,是理解!)

    • 溫特表示,在無政府之下,如同無政府狀態下的人際互動,國家之間的關係不是如現實主義者所說,只會有敵對的關係,而是呈現出三種樣貌:
      • 敵人(霍布斯):敵人之間自立自助
      • 對手(洛克):對手之間雖有他我之分,但存在著基本的主權認可及尊重,不會輕易發動侵略性行動
      • 朋友(康德):朋友之間會以非暴力之方式解決紛爭,並且合作對抗第三方
  • 規範的生命週期
    1. 出現(推廣):推廣者將規範放入框架及議程,試圖說服他人接受規範
    2. 串接(採納):社會上人彼此之間因為各種原因(同儕壓力、正當性、尊嚴等)而採納規範
    3. 內化(習慣):當超過一定人數的人採納該規範後,規範變習慣成自然,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會有推拉、不會有爭議

五、女性主義

1. 女性受偏見與歧視的例子

  • 握有高位的女性常被要求要壓抑著女性氣質,展現出符合男性氣質
  • 語言中通常指稱雄性的詞會作為預設,而其雌性的相對則會另外置標,例如:
    • man是男人,而女性則要另外置上 wo- 這個標記
    • 「彼」是日文用來以第三人稱只成男性的詞,但若指稱女性就一定要加個女變成「彼女」
    • 很多語言裡,表示「男人」的詞同時可表示「人類」,如法文 homme, 西文 hombre, 而對「女人」則是另外用別的詞
    • 中文的「他」是以人字為部首,「她」則以女部
    • 「兒子」是男性,若要指稱女性,就要很直白(explicit)地用上「女」這個字:「女兒」

2. 各種女性主義

主義 內涵
自由女性主義 主張將男性享有的權利與代表權擴及到女性。別將性別差異視為理所當然,而是要去探討起源、理由
批判女性主義 凸顯政經社會對權力關係的影響,尤其經濟(受馬克思影響)。性別與階級壓迫,兩者關係緊密,對「男女本質上有差異」保持懷疑的態度。(性別本質主義 Gender Essentialism)
後殖民女性主義 將性別壓迫與殖民做出連結,西方國家對「落後國家」輸出女性主義的態度本身也是一種「父權」的展現
後結構女性主義 語言對性別偏見的建構作用,sex 是由 gender 構成,而非反過來

六、馬克思主義

1. 基本觀念

  • 整體分析(Holistic analysis):全球社會應是整體地分析。
  • 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變遷的過程,反映社會經濟的發展模式,尤其是 生產材料(means of production)與生產關係(relations of production) 的緊張。
  • 物質視角所詮釋的歷史與國際社會。
  • 國際事件乃是在結構上,受到全球資本主義的影響。
生產材料 生產關係
means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勞動者進行生產時所需要使用的資源或工具,包括勞動資料(例如土地、廠房、機器、工具等)與勞動對象(如原料)兩大類 社會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的關係
生產工具的變革,是社會生產力水平最主要的標誌 三個面向:生產關係是一種複雜的經濟結構,包括生產所有制形式、各種社會集團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產品的分配 消費關係
  • 階級鬥爭:
    • 階級衝突是歷史發展的關鍵決定因素
    • 所有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 分析者不應該超然與中立,有道義上的義務,讓事情變得更好
    • 解放(emancipation)概念,是任何社會理論的關鍵。解放是給予人們政治或社會自由權利的過程

2. 從帝國主義到世界體系理論

  • 列寧聲稱現代資本主義導致一個主導中心-被剝削邊陲的兩層體系
  • 所有勞動者之間,不再有自動地利益和諧,正如馬克思所假設的,被剝削的邊陲工人可以 “補貼”中心的工人。
  • 依賴理論(dependence theory):
    • 拉丁美洲等邊陲國家因不平等交換的依賴關係而無法翻身
    • 中心國家則透過此關係,維持較高所得及外貿優勢,使中心國家與邊陲國家差距難以縮小。
  • 世界體系理論:
    • 增加了半邊陲的概念,作為世界體係政治結構中的穩定因素,連接這三個區域的剝削關係,確保“富者更富,窮人更窮”。

      核心 → 半邊陲 → 邊陲

  • 葛蘭西主義 (Gramscianism)

    為什麼在西歐推動革命如此困難?

    • 上層主宰結構的出現,是強制與同意(consent)的結合
    • 被統治階級認可或是接受社會統治階級所創造的道德文化與政治價值,其工具是公民社會與制度網絡
    • 葛蘭西主張,要進行一場反霸權鬥爭,進而建立了一個新的歷史集團
  • 世界秩序(Robert Cox)
    • 問題解決理論(problem-solving theory):假設 知識是客觀和永恆
    •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理論是 為了某些人或為某些目的,而被創造的 ,事實和價值並 不明確
      • 批判理論視野下,資本主義被曝露為一個內在矛盾且不穩定的體系
      • 批判理論起源於馬克思主義與法蘭克福學派,但並沒有整體的理論概念
      • 關注上層結構(文化與社會固有的壓迫結構),而非一般的經濟基礎
      • 質疑工人階級是否有變革的力量,因為它已被剝削霸權體系所吸容
      • 批判理論試圖更好地理解暨定義「解放」
    • 霸權是為現有秩序 創造同意的工具
    • 對理解國際秩序之存續與轉變,提供一個新的途徑
    • 對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新解?

七、後殖民主義

後殖民主義與去殖民主義,是批判理論的一支,企圖 發展自我的國關理論

1. 基本定義與根源

後殖民主義 去殖民主義
常與亞裔非裔聯繫 主要為拉丁美洲思想家耕耘
IR 中發展最快的研究領域,洞察現代世界被帝國殖民歷程,所構建的現象 觀察二十世紀的殖民帝國,從亞洲、非洲、加勒比與南美洲撤出的過程
  • 結合三個理論研究
    • 認識論 (Epistemological)

      強調 從被帝國、種族等級制度剝削的人與權力視角how we think about and know the world

    • 本體論 (Ontological):

      強調 國關理論中 忽視非西方人民與政體、也忽略帝國與殖民主義的影響what we study?

    • 規範性 (Normative):

      將支持西方優越性的態度,理解為不平等、種族主義與非人性化

  • 根源:
    • 一樣的歷史根源、對西方帝國歷史的共同理解
    • 反殖民運動、反抗
    • 受到馬克思主義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批評所產生的跨國影響
    • 尋求獨立期間與獨立後的第三世界認同
  • 主要觀點:
    • 殖民主義一種暴力體系
    • 而新殖民主義是關於經濟與政治結構
    • 歐洲中心主義被視作 知識習慣
    • 去殖民作為推翻殖民主義與殖民的實踐

2. 邊界思維(Border thinking)

作為一種去殖民式的思維方式

  • 分析民族國家會帶來的拘束
  • 建立/恢復一種 多元並存的現代性認識論
  • 相反的就是 預設「邊疆」的認識論,假設邊疆外的地方是「空無一物的化外之地」,是一個得以征服、文明化的空間,而 領域認識論 是帝國的認識論,透過現代性的話語,合理化、正當化殖民性

3. 其他概念

  • 失敗國家:
    • 擁有主權國家之名,卻沒有國家內部治理能力,而需要西方列強的干預
    • 後殖民批判:不應忽視前殖民統治者所遺留的經濟結構,忽略戰爭、鎮壓與種族滅絕在建構西方式主權國家過程中的作用。
  • 西方權力衰微後的思維:
    • 不同世界秩序的帝國,關係依舊持續:例如全球制度、國際貿易、西方認同、軍備控制
    • 概念工具也可以批判性地應用於非西方政府的行為

八、後結構主義

1. 基本看法

  • 我們無法透過因果關係,來理解世界政治
  • 政治結構,是經由人類行為實踐所建構,它不能被視為獨立變數
  • 所以後結構主義不是因果式的解釋性理論,而是建構理論,也不是基礎主義
    • 解釋性理論 (explanatory):定義理論概念,解釋它們之間的聯繫,並指導我們如何在世界政治分析中使用它們。

    • 基礎主義 (foundationalist):提出理由或證據,支持某個主張的真實性或正確性。主張知識的證成,是由最基本的知識作為起點,並且基於合理的信念,經由合理推論,推斷出結論。

2. 建構的元素

  • 論述(Discourse):透漏我們對事物與事件的看法,透過論述結構化我們的思想
    • 不是中性的傳遞,而是意義的產生者
    • 語言建構事件,所以語言不具客觀的意涵
  • 解構(Deconstruction)
    • 字詞的符碼(codes of words)永遠不會真正固定,因為字詞之間的連結(意義的創造),從來不是給定的
    • 可以進一步去思考,為什麼語言會這樣使用 ex:等級式的用詞二分法(文明 vs 野蠻),我們有沒有其他開放替代的用法
  • 系譜(Genealogy):考察實際發生的事物本身,以本來面目還原歷史
    • 何種政治實踐形成了現在?
    • 為何其他的理解與話語被邊緣化,並經常被遺忘?
    • 何種建構具有主導地位?
    • 這些建構如何與過去的論述相互連結?
  • 權力:當論述將特定主體位置(particular subject positions)建構為自然位置(natural positions)時,就會產生權力。
    • 政治行為者不存在於論述之外
    • 話語總是與權力聯繫在一起,知識或真理,是由權力所造就,隨即它又產生權力功能,從而進一步鞏固了權力,構成管理暨控制的兩位一體,對主體進行建構塑型
  • 互為文本性(Intertextuality):世界是由本文(texts)組成,而文本的意義又由其他的文本所構成
    • 流行文化與新聞發言 就是一種文本,因為它們鏈接到其他的文本
    • 互文性也包含圖像,或詮釋方式不以書面或口頭的事件

3. 國家主權、認同與外交

  • 國家主權:
    • 可以被概念化為將世界劃分為
      • 國家的內部(inside) - 存在秩序、信任、忠誠和進步
      • 國家的外部(outside)- 存在衝突、懷疑、自助與無政府狀態
    • 但此種二分法,本質上是任意且不穩定的,必須不斷地具體化(reified)。
      • ⚠️ 後結構主義警告,所謂「普遍性」價值,是由特定觀點構成/表達
  • 國家認同:國家之認同,乃是由其外交政策所構成,並不是一個客觀的立場
    • 經由構建威脅/危險之他者,構成自我的身份認同
    • 國家身份認同依賴於話語實踐
    • 國家的身份認同,是建構性與表演性的
    • 國家身份認同既是外交政策的產物(果),也是外交政策的理由(因)
  • 主體性/主觀性(subjectivities)

    跟上方的國家認同很像

    • 身份認同不是某人擁有的東西,而是通過社會語言過程所構建
    • 身份認同是關係性與表演性的

九、戰爭與國際安全

1. 定義

  • 戰爭是群體間有組織的暴力,某方試圖屈服對手之意志,使其不能反抗
  • 它是依據某種戰略或計劃,為某種目的而戰
  • 戰術(tactics)是武裝部隊用以贏得戰鬥的技術
內戰 國際戰爭
內部團體爭奪主權國家的控制權,或者一個或多個團體,意圖分離於某個主權國家 兩個或多個主權國家間的相互爭鬥
  • 戰爭反映了全球化,並可能產生全球影響
  • 全球化已經模糊區別
    • 目前內戰包括不同的國家與非國家行為體
    • 反恐戰爭導致不同國家在情報、警察與軍事加強合作

2. 戰爭理論

  • 孫子兵法:
    • 慎戰、謀略為主
    • 爭取「全勝」,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不戰而屈人之兵
  • 克勞塞維茲 戰爭論
    • 戰爭乃政治的延續
    • 戰爭三位一體論 | 激情 | 機會 | 原因 | | —- | ——– | ——– | | passion | chance|reason | |人與人之間對戰爭的信念|戰爭測試軍隊能力的考驗|政治領導層決定戰爭最終目標 |
    • 全面戰爭 有限戰爭
      total war limited war
      為國家生存而戰 為次於生存目標而戰, 例如領土爭端
    • 實際戰爭 真實戰爭
      real war ture war, absolute war
      就是真實的戰爭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of war. Absolute war was characterized by very high levels of energy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it aims at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pposing force and the attainment of a political decision by force of arms.

3. 戰爭與國際社會的發展

時期 特色
中世紀的歐洲 裝甲騎士與支離破碎的政治權力
文藝復興 步兵的出現與軍事技術的進步,財政軍事循環催生了現代領土國家民族認同的興起
法國大革命 引入徵兵制;民族國家與大型跨國帝國的共存
工業革命 工業化,使真正的全面戰爭(total war)成為可能
世界大戰 在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國家是進行戰爭的載體,但戰爭也超越了民族國家;產生軍事同盟;核武→冷戰
冷戰後 列強縮減傳統武裝力量,轉而關切核武器擴散
  • 南方國家
    • 16 世紀以來的歐洲戰爭與社會是,涉及帝國建設(empire building),而非國家建設(state-building)
    • 歐洲擔憂殖民人口與帝國擴張,會對帝國統治的挑戰,因此組建武裝部隊
    • 被殖民者獨立後,許多武裝部隊與前殖民國,保持密切聯繫(軍事援助)
    • 內戰與外國干預的背景下,繼續使用武裝部隊,以維護國內安全
  • 當今的戰爭與國際社會:戰爭的國家性、國際性與全球性層面,已經聯繫在一起
    • 美國國對非國家行為者 9/11 恐攻的回應,美國及其盟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
    • 與過去的延續,全球南方國家的安全援助與軍事訓練
    • 戰爭與警務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如增加中的空襲與無人機打擊
    • 國內社會的警察行動,以打擊恐怖襲擊威脅

4. 安全

安全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

  • 🏘️ 安全意味個人與群體的核心價值,不受到實體的威脅,主要關注焦點是個人、國家、國際或全球,但仍有不同看法……
  • 指涉的對象與層次
    • 冷戰期間,重點主要是國家安全,以及應對當前威脅所需的軍事能力
    • 擴展安全的概念,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以及軍事的層面
    • 而國家安全和國際安全是否可以兼容?
  • 安全議題的轉變
    • 後冷戰時代所萌芽的之全球社會的出現,強調國家與國際安全,曾一度顯得不合時宜
    • 全球化的發展,導致新的風險與危險,包括
      • 國際恐怖主義
      • 全球貨幣體系的崩潰
      • 全球暖化
      • 網絡衝突與核擴散的危險
    • 面臨地緣政治的再興?
  • 傳統的國家安全視野
    • 從西發里亞條約開始,國家被視為「自助」世界中最強大的參與者
    • 許多思想家對國家主權的影響持悲觀態度:擁有主權的國家,不可避免地會發展進攻性軍事能力來保衛自己,因此相互之間存在潛在危險
    • 所有國家都需要平衡其他國家的權力,以防止任何一個國家實現全面霸權
  • 不同理論對國家安全的看法

    理論者 觀點
    結構現實主義者 國家安全是國際體系結構的結果,無政府狀態的結構具有高度的維持性
    新自由制度主義論者 重視國際制度,並認為它們在加強安全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社會建構理論者 國際政治的基本結構是社會的,而不是嚴格的物質結構,國家之間社會互動性質的變化,可以帶來向更大國際安全的根本轉變
    • 社會建構理論者例子:北約式的安全社群(security community)是共享知識與身份認同的一個例子,在安全社群中,各國相互信任,無需戰爭即可解決爭端。
  • 非主流的安全觀

    理論者 觀點
    批判理論 關注於關係與制度的出現方式,以及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以改變它們
    批判安全研究(Critical security studies ) 個人而非國家,才應該是分析的核心。
    人類安全擴大安全 包括貧困、疾病和環境退化等領域
    女性主義 應將性別納入國際安全研究
    後結構理論 思想、論述與與詮釋邏輯,對於理解國際安全至關重要
  • 全球化與地緣政治(geopolitics)的再起
    • 全球化面臨重大挑戰,而且強調地緣政治的作用
    • 全球化與地緣政治是否相容的爭論
      • 對立論:地緣政治涉及國家與帝國對空間和資源的控制,而全球化涉及商品、資本與思想的自由流動。
      • 兼容論
    • 全球化帶來了更大的和平與安全
    • 隨著現狀受到挑戰,全球化導致更大的分裂暨衝突

十、核武擴散

1. 核武國

NPT 界定的核武國 未加入 NPT 的擁核國 NPT 視為非法的擁核國
美俄英中法 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 北韓

  • 核技術的軍民兩用性:
    • 用來產生能量
    • 製造武器
  • 製造核武器的主要障礙:獲得武器級裂變材料,它涉及複雜的技術過程,且需將武器級裂變材料武器化,製成可以運送到目標的彈頭

2. 核武戰略

  • 冷戰:美蘇兩極建立大量核武器庫

    戰略 英文 內容
    核嚇阻、核威懾 Nuclear deterrence 防止超級大國之間的傳統戰爭或核戰爭
    先制戰略 Counterforce strategy 先發制人攻擊對手的核武器設施,以解除對手的核戰力→以核武為攻擊目標
    反價值戰略 Countervalue strategy 針對對手的人口、知識、經濟或政治資源,動用核武→以城市和人為核武攻擊目標
    延伸嚇阻 extended deterrence 如果第三方盟國被攻擊,將以全面核反擊回應
  • 核武軍控協議

    軍控協議 內容
    SALT I(1972)、SALT II(1979)、以及中程核武協議 美蘇限制核武部署與彈道導彈防禦
    START I(1991)、SALT II(1993) 美蘇減少雙方的核武庫存量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New START 美俄目前效期到 2026,核彈頭數量不超過 1550 枚等等
    美英俄《布達佩斯備忘錄》1994 尊重烏克蘭的獨立、承諾不對烏克蘭使用武力、如烏克蘭面臨或遭到侵略危險,三國將立即推動聯合國安理會採取措施,對烏克蘭實施幫助、不對NPT的非核武器締約國使用核武器的義務
    禁止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 禁止核武器的擁有、研發、儲存、轉移、試驗,或是威脅使用核武。美中俄英法等核武國反對。日本等國未加入。
    禁止核擴散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 核武國:美中俄英法五國,被NPT列為核武國,承諾不以任何方式協助任何非核武締約國製造獲取核武器。 五國進行核裁軍談判,安理會聲明,不以核武攻擊非核國。其他締約方,不得研發、持有或部署核武,且應接受IAEA之核保防(safeguards)措施,查核其民用核設施暨物料情況。
    • 對NPT的批評
      • 不普遍(印度、以色列與巴基斯坦從未簽署;北韓簽署後又退出)
      • 執法效能不彰。
      • NPT是不平等條約,給予五個核武國家的擁核地位暨特權,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 絕少使用核武的原因
    • 核嚇阻 (Nuclear deterrence)
      • 支持者:即使有限的核打擊能力,也能阻止國際衝突
      • 批評者:核嚇阻的效果,已被核武擴散與不安全感所抵消
      • stability–instability paradox: 核強權對大規模攻擊感到安全,或因此可以隨意進行小規模挑釁
      • 但核嚇阻的效果,是否對所有國家都有一致性?
    • 核禁忌 (Nuclear taboo)
  • 發展核武國的境遇
    • 台灣、南韓、巴西、南非等國,為美國所阻止
    • 印度、巴基斯坦均成功發展核武與投射系統
    • 北韓在聯合國制裁下,仍成功發展核武暨投射系統
  • 核安保(nuclear security)的合作

    2003 防擴散安全倡議,旨在加強國際合作,以阻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材料暨運載系統的販運與轉讓 2004 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防止非國家行為者獲得大規模殺傷武器 2010 核安全峰會,加強合作,防止核走私

  • 北韓的擁核歷程

    1985 北韓加入NPT 1993 有意退出 1994 框架協議:北韓關閉核反應器,換取美國援助 2001 美國未履行1994協議 2003 北韓退出NPT。召開六方會談 2005 六方會談聯合聲明,確認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 2006 北韓試爆核武。2007年,六方會談停止 2009-今 一系列核武與彈道飛彈試驗 2017 北韓宣稱成功製造氫彈 目前北韓飛彈已可核打擊美國等遠程目標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一系列經濟與金融等制裁措施

  • 伊朗的去核化談判

    伊朗是 NPT 會員國 2003 IAEA報告伊朗未能按要求申報濃縮活動,安理會要求伊朗停止這些活動 2011 IAEA 報告稱伊朗進行與核武相關研究 2015 伊朗與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暨歐盟達成聯合綜合行動計劃 (JCPOA),在伊朗限制其核濃縮設施數量前提下,解除對伊朗制裁 2018 美國川普政府退出JCPOA 持續談判中

十一、國際政經與貿易金融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 專注於經濟和政治在世界事務中的相互作用。
  • 主要討論貿易、生產與金融,但也涉及發展、不平等、環境與移民
  • 最近,該領域關注私人與公共權力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新觀點包括:
    • 社會建構主義
    • 理性選擇理論與制度主義的演變形式
    • 新葛蘭西主義
    • 女性主義
    • 後結構主義

1. 國際政經的途徑

  • 三個獨立的傳統在歷史上占主導地位:

    舊三主義 內涵
    自由主義 關注自由貿易與市場效率
    民族主義/現實主義 著眼於國家間權力和安全最大化的競爭,強調霸權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 將世界經濟關係視為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階級鬥爭,並將資本主義視為全球政治經濟的結構
  • 新三主義 內涵
    女性主義 關注支撐全球政治經濟的權力結構、利益與思想,如何在性質和後果上,從根本上被性別
    社會建構主義 探討思想如何塑造全球政治經濟的結果;一些人關注意識形態的作用,而某些人則關注定義行動者偏好的利益
    新葛蘭西主義 將馬克思主義就支撐資本主義的權力結構,與構成全球政治經濟結構的「意識形態」相互結合

2. 全球化

  • 自 16 世紀以來,全球化經歷許多階段
    • 二戰結束奠定戰後國際經濟秩序
    • 嵌入式自由主義(Embedded liberalism),並構建國際化的架構
      1. 社會支持自由化的國際經濟政策
      2. 國家則通過社會和政治安全網建設

      國家和社會之間所達成的上述國內契約,減輕這個政策所帶來的有害的國內經濟效應,其中一個有效的手段就是通過稅收和財政支出計畫,調節自由市場經濟所帶來的財富在不同社會群體中的不均衡分配

    • 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IMF、世界銀行、GATT → WTO)

      1944年7月至1973年間,加入以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中心的貨幣制度 對各國就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規則

    • 歐洲整合的深化(羅馬條約 → EEC → EU)
  • 新自由主義的反撲
    • 1970 年代:黃金時代結束, 滯脹,發展中國家認為布雷頓森林制度損害其利益
    • 不結盟運動 (Non-Aligned Movement, NAM) 與國際經濟新秩序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NIEO) 出現在 1960-70 年代,以減少發展中國家對國際經濟的依賴
    • 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1980年代債務危機引發新自由主義反撲,在全球範圍內推動貿易自由化、放鬆管制和私有化
    • ex: 陷於債務危機的拉美國家急需進行國內經濟改革。美國邀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G),旨在為拉美國家經濟改革提供方案和對策
  • 四種動能解讀

    動能 內涵
    思想與意識形態 新自由主義和全球化被建構
    強大的利益與制度 企業利益,尤其是跨國公司,儘管國家與國際制度仍然制定規則。
    技術革命 壓縮時間與空間,允許更大的國際經濟交流
    國家的力量 重點從美國轉移到包容中國;以前將強國視為全球化的助力,但今日此種說法已遭到質疑
  • 全球化的贏家與輸家
    • 不平等
      •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將使世界人口擺脫貧困的期望是錯誤
      • 即使取得進展,分佈也極不均衡
      • 某些人認為全球化動力本身,是造成不平等加劇的原因
    • 勞工剝削
      • 勞工剝削是不平等之表徵
      • 全球生產建立於利潤極大化的目標,引導企業與投資方尋找廉價、靈活的勞動力非正規、移民與契約工已成為全球勞動力的中堅力量,這些工作是不穩定且不受保護
      • 勞動力的女性化(Feminization),意味女性是最脆弱的群體之一
      • 全球有 1.52 億童工,國際勞工組織估計有 2,490 萬人在強迫勞動條件下工作(2017 年)
      • 強制勞動有下列型式:

        缺乏正式契約 債務操縱 可能無法支付的預扣工資 工人想離職時面臨監禁威脅 限制自由行動 威脅或實際使用暴力

    • 移民
      • 移民可以被視為全球化的贏家和輸家
      • 移民本身就是全球化的驅動力
      • 移民全球化,高流動性、高收入且高教育程度的移民表現良好;而其他人則在低薪、低技能的職位上受到剝削
      • 農民工很脆弱,因為他們往往缺乏政治權力與權利
  • 全球化的未來
    • 由於反全球化、本土主義與民粹主義政治壓力的興起,全球化的未來現在飽受質疑
    • 全球化擱淺的三種看法
      1. 全球化力量十分強大,造成現狀的持續維繫
      2. 只有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陷入困境
      3. 或許會出現另一種全球化模式
  • 金磚國家

    1980年代以來,印度與中國經濟急劇增長 2001年發明金磚四國一詞(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有時還包括南非) 2016年人民幣納入IMF儲備貨幣,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外國持有者 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中國崛起是否意味著新的全球政治經濟秩序?或是對新自由主義統治暨美國的挑戰?

3. 金融與貿易

  • 全球化全球貿易和金融流動(flows)包含兩個層面

    層面 解釋
    強度(Intensity) 流動跨越國家經濟邊界的程度
    廣度(Extensity) 流動的地理分佈
  • 自 1970 年代危機以來,它已成為強化國家市場整合的代名詞
  • 流動強度
    • 全球化熱點以發達工業國家為中心,跨境經濟活動顯著加劇
      • 💰 貿易的重力模型(Gravity models of trade):假設經濟規模與距離,是影響貿易的主要因素,貿易額與國家經濟規模成正比
    • 相對地,世界上許多最貧窮的國家,或多或少沒有受到新經濟結構的影響
    • 世界貿易的增長只是部分倖免於 2007-8 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
  • 流動廣度
    • 一個國家在區域貿易協定中的根基越深,廣度增加的可能性就越大
    • 區域集團內的擴展效應,幾乎肯定會比其邊界以外更顯著
    • 自 1970 年代以來,世界貿易的大幅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區域經濟整合而非「真正的」全球化來解釋
  • 金融全球化
    • 金融市場的交易,很少涉及貨幣的實體易手
    • 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金融領域擴展性最明顯的例子,然而,「紙面」金融交易量巨大,遠超全球貿易流量
  • 避稅天堂
    • 避稅天堂允許高財富個人與公司,利用稅收漏洞

      民粹民族主義者 自由全球主義者
      全球精英拒絕遵守支配國家社會的法律 破壞全球治理結構的完整性
    • 許多避稅天堂是低度國家。認為應該允許其運用比較優勢
    • 避稅天堂抑制全球稅收,從而減少海外援助預算
  • 國際貿易的監管-GATT到WTO

    1944 布雷頓森林會議旨在設計一種戰後治理,以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蕭條 1947 關稅和貿易總協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 成立,其授權比某些人預想的要弱。GATT 體系變得越來越笨拙,因為延長雙邊關稅減讓的談判,必須與每個第三方單獨進行 1995 GATT 被世界貿易組織 (WTO) 取代,現有164 個成員和 25 個觀察員(2021 年),一方一票制,WTO旨在將自由貿易規範嵌入具有多邊影響的國際法,基於比較優勢邏輯,理論上對所有成員都有利。批評者稱,WTO更好地有利於強權而非弱勢會員國的比較優勢。

4. WTO

  • WTO基本原則

    原則 內涵
    最惠國待遇(Most-favoured-nation, MFN) 平等對待他國,依據WTO協議,各國不能歧視其他貿易夥伴,如果給予某國特別優惠,例如對某種產品降低關稅稅率,亦必須對所有其 他 WTO 成員亦同樣適用。
    國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 平等對待外國人與本國人。進口商品與本地生產的商品應該一視同仁,同樣適用服務,以及商標、版權暨專利。
  • WTO與發展中國家
    •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出口商品是農業與紡織業,但這些行業屬於 WTO 自由貿易協定所涵蓋最不全面的行業
    • 因此,發展中國家尋求WTO成員資格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直接福祉,而是更多地尋求 WTO 會員資格,因為 WTO 會員資格表明它們已經內化了自由貿易規則
    • 如此有助於這些國家,獲得IMF與信用評級機構的正面評估,從而確保資金的流入
  • WTO內強權對弱國的結構性權力
    • WTO 的強權國家,利用入世程序,對新成員的准入,施加更嚴格的條件
    • 各會員必須決定,是否接受稱為單一承諾(Single Undertaking)的整套式改革方案,而非就個別措施進行投票
    • 這些包裹式改革的實質經濟效益,乃是由非正式的議程設定國家聯盟所事先決定
  • WTO的未來
    • 今天,四國(美國、歐盟、日本和加拿大)和新四國(中國、俄國、巴西和印度)之間,存在議程設置競爭
    • 美國與歐盟對 WTO 越發不滿,他們認為 WTO 沒有強制性
    • WTO 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因為其強權近來多繞過WTO的多邊機制轉而持雙邊貿易談判

5. IMF

與世貿組織不同,全球金融監管制度沒有民主的門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 ,均由專家管理,並由為維持監管體系提供資金的國家所主宰。

  • 對IMF的批評
    • 允許金融市場參與者,不受限制的投資,導致全球富者財富的進一步集中
    • IMF/WORLD BANK是公民社會異議的目標,因為它們通常是全球金融制度化權力最明顯的正式象徵
  • 金融危機中的IMF
    • IMF 一直批評各國政府,純粹出於意識形態原因,將緊縮列為優先解決公共財政失衡的解決方案
    • IMF 認為提高福利,保證更多人的收入,並帶來了廣泛的宏觀經濟利益
    • 對受貸國要求政治條件
    • 任務不明,協助貿易或是支持資本流動?
    • 無法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金融與貿易網絡

十二、國際法與國際組織

1. 國際制度

  • 國際制度與國際組織之別
    • 國際制度通常被定義為

      型塑行為、限制活動與塑造期望的規範

    • 制度無需有員工與總部等,但可能有一些組織層面(例如世貿組織)
  • 三個層次

    制度 內涵
    憲政制度(Constitutional institutions) 國際社會的主要規則
    基本制度(Fundamental institutions) 促進主權國家共存合作的基本規則
    特定議題制度(Issue-specific institutions )或建制 特定國際生活領域中的正當性行動

2. 國際公法

  • 📜 國際公法(public international law):是規範主權國家政府與政府間關係,以及主權國家與其他跨國行為者間關係的法律
  • 國際公法的歷史淵源
    • 目前的國際法律體係是歷史(歐洲)的產物
    • 18 世紀末和 19 世紀初,專制國家的正當性受到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挑戰
    • 19 世紀的進一步變革,產出新的法律概念:互惠協議(reciprocal accord)
    • 東亞國家自19世紀中葉後,被輸入近代國際法
    • 主要的構成性法律條約包括:

      西發里亞條約(Treaties of Westphalia)(1648) 烏德勒支條約(Treaties of Utrecht)(1713) 巴黎條約 (1814) 凡爾賽和約 (1919) 聯合國憲章 (1945) 授予殖民地國暨人民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n Granting Independence to Colonial Countries and Peoples)(1960)

  • 國際公法的法源

    類型 內容
    主要法源(Principle Sources) 條約(Conventions)、習慣(Customs)、一般法律原則(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輔助法源(Subsidiary Sources) 司法判決(Judicial Decisions)、權威學者論(Teachings of most highly qualified publicists)
  • 國際公法的四項特徵

    特徵 內涵
    多邊造法(Multilateral legislation) 多邊基於相互約束行為規則的法律安排
    合意與法義務(Consent and legal obligation) 合意(consent)被視為國際法律義務的主要來源。普遍遵守規範,可作為默許(tacit consent)的指標。但默認同意與實際同意不同。
    制度自主的論述(discourse of institutional autonomy) 對制度自主的強烈論述法律領域與政治領域存在明顯的區隔,它們遵循不同的邏輯。這種區別有助於國際秩序,因此對國家具有政治功能。
    邁向超國家法(supernational law) 國家仍然是核心,但個人、團體與國際組織正日益成為公認的國際法主體。非國家行為者,正成為國際法律程序的重要能動者(agents)。國際法越來越關注全球(global)而非原有的國際(international)監管(regulation)。國際法不再局限於維護狹義的國際秩序,全球正義問題正在滲透國際法秩序。
  • 語言與合理化實踐 Language and practice of justification 國際法律論點在特徵上是修辭性的、在主體上是詮釋的

    方式 內容
    解釋 解釋給定的規則
    類比 在A行動與B行動之間得出相似之處
    參照 參考其他規則建立某項規則的狀態
  • 國關理論對國際法的不同視角

    主義 觀點
    現實主義 對國際法持懷疑態度,認為國際法是為強國利益服務
    新自由制度主義 解釋自利國家如何構建國際法制度
    建構主義 為國際法是國際規範結構的一部分
    批判法研究(Critical legal studies) 國際法鞏固其自由主義,削弱其激進(radical)潛力
    實踐論(Practice theorists) 法義務是實踐國際法律的產物
  • 傳統上,戰爭法分為兩種類型:

    類型 內涵
    發動戰爭理由正當性(jus ad bellum) 自 1945 年以來,普遍認為只有在自衛、作為聯合國授權的國際和平執法行動時,戰爭才具有正當性
    遂行戰爭手段正當性(jus in bellum) 涉及三類手段 → 武器、戰鬥人員、非戰鬥人員的手段
  • 對傳統戰爭法的挑戰
    • 由於美國的改變現狀做法,普遍憂慮國際法正面臨崩潰
      • 美國反恐戰爭的行為,已經突破上述兩種正當性
      • 美國無人機攻擊、法外處決恐怖分子嫌疑人等做法,挑戰了國際法對戰爭的約制
    • 其他挑戰來自俄羅斯、伊斯蘭國家

3. 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術語,它包括任何在國際層面運作,由至少三個國家所組成的組織

  • 通常國際組織是指國際政府間組織(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 由國際協定或條約所成
    • 由現有國際組織所衍生(Emanation)創建
    • 混合型國際組織(Hybri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反映全球層面公私多方治理的複雜性
  • 國際組織的浮現
    • 現代國際組織自 19 世紀中出現,許多是非政治的國際公共組織
    • 國際不穩定推動了政治性國際組織 → 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 的出現
    • 現代國際組織的關鍵是多邊主義:協調三個或更多國家的政策
  • 國際組織的重要性
    • 國際組織影響國家如何應對區域與國際穩定的問題
      • 技術專長
      • 道德權威
    •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入內國政治進程
  • 組建國際組織的原因

    主義 觀點
    現實主義 作為外交工具,以為他國必須遵守的規則
    自由主義 在國際推進有利於其國民之利益(公共財、絕對收益)
    社會建構主義 關注國際組織的出現、行為方式及原因
    馬克思主義/葛蘭西主義 強大的國家維持其在國際秩序中的特權地位
  • 研究國際組織的路徑

    主義 觀點
    理性主義者 委託(會員國)-代理(國際組織)模式(Principal-Agent Model, P-A)→委託國向國際組織提供任務、資源;國際組織 被賦予代表各國執行任務的自主權。
    社會建構主義 批評 P-A 模式,觀察國際組織是否提倡、接受或拒絕新觀念
    馬克思主義者 有特權且強大的行動者,夠以適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制定國際組織政策,而非僅是建立規則
    批判論者 關注經濟理念如何在國際組織內部形成,以及如何塑造國際組織的內部決策程序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 中國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16)。2016年由57國成立,資本額1000億美元,現有成員103國,約佔全球人口的 79% 與全球 GDP 的 65%
    • 以世界銀行為模型的多邊開發銀行,專注於亞太地區的基礎設施
    • 美國認為是對其霸權的威脅暨亞洲開發銀行的競爭對手,美國沒有加入
    • 與世界銀行暨亞洲開發銀行簽署聯合融資框架協議,與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基金、亞洲開發銀行、歐亞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多個國際多邊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
  • 聯合國
    • 聯合國是一個國際性組織,成立於1945年,現有193個會員國,聯合國的所有會員國均為聯合國大會的成員,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國家須先經安全理事會推薦,再由聯合國大會決定,才能獲得聯合國會員國的資格
    • 以《聯合國憲章》為指導
    • 聯合國大會

      主要審議機關,由全部會員國組成,是唯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機關 每年召開年度會議,並舉行一般性辯論 決定多為建議性質,並無拘束力

    • 聯合國秘書長(secretary-general)

      聯合國秘書處(Secretariat)負責處理各項日常工作 秘書長有權將可能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局勢,提交安全理事會

    • 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 )

      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首要責任,決議有拘束力,可實行制裁,甚至授權使用武力 安理會有15個理事國,每國有一個投票權 所有會員國家有義務履行安理會的決議

    •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ECOSOC)

      就經濟、社會與環境問題進行協調、政策審查對話,並提出建議 中央機制,其下設立多個專門機構 經社理事會是聯合國對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反思的平臺

    • 託管理事會(Trusteeship Council)

      確保管理國採取適當措施為託管領土的自治或獨立做好準備 截至1994年,所有託管領土都已取得自治或獨立 託管理事會於1994年停止運作

    • 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主要司法機關,它由大會與安全理事會聯合選舉的 15 名法官組成 依據國際法解決各國向其遞交的法律爭端 國際法院裁決國家之間的爭端,但國家的參與程序與管轄權,乃由國家自願決定

  • 冷戰與聯合國
    • 冷戰阻礙聯合國的運作,因為具有否決權的強權國家之間,發生高風險的衝突
    • 冷戰還阻止聯合國建立由軍事參謀委員會指揮的多邊部隊
    • 相反地,聯合國有時會授權代理人代表其行事,例如韓戰
  • 維持和平與和平執行

    形式 內容
    傳統維和 在聯合國指揮下,成立聯合國部隊,於停火後部署在爭端方之間;僅出於自衛目的使用武器,經地主國同意設立,不包括來自大國的軍力
    和平執法 冷戰結束後出現的一種新型維和,旨在使敵對各方達成協議
    • 1990 年代,普遍認為聯合國應該解決政治與公民權利,以及基本人權
    • 更加關注和平與安全的和平建設(peace building)、性別層面
  • 聯合國對國家的干預
    • 憂慮聯合國對國家內部條件的日益關注,違反了不干涉原則
    • 國家主權原則被視為聯合國創立時的核心制度特徵
    • 大國通常認為此種干預是正義的
    • 無條件堅持國家主權概念,近來已有鬆動

十三、區域整合與區域主義

1. 區域整合

  • 區域主義具有多個維度:
    • 經濟
    • 社會
    • 政治與安全
  • 區域主義涉及區域合作與區域整合
  • 正式的制度安排,不能真正反映動態或區域整合的進程與深度
  • 國家可能會接受某種程度的主權匯集(pooling)
  • 為了區域共同規則(例如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以及經濟與貨幣聯盟),所創建,超過一定程度,就需在國際上以一致的聲音(single voice)行動,此種過程,可能會導致超國家的新型治理
  • 區域治理結構的建立,並非與全球化背道而馳,而是一種適應與應對相關挑戰的方式
    • 區域合作與整合,取決於各種突發事件
    • 這些突發事件在不同的區域背景下,提供了機會與限制
  • 區域合作的型式

    型式 內涵
    功能合作 國家之間在特定領域達成有限安排,例如交通、能源或健康
    經濟合作 經貿優惠協議,但沒有統一的內國規則或國際外交立場
    政治合作 實施某些價值觀,並在實踐上保持一致
    安全合作 有助於建立「安全共同體」(security community),對和平交流抱有可靠期望的跨國共同體
  • 區域整合的原因

    原因 內容
    獨立管理(management of independence) 實現獨立後以處理國際關係問題
    互賴管理(management of interdependence) 修復互動過程以提高穩定
    國際化管理(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解決區域安排與其他區域間的相互關係
    大國推動區域框架 以追求其利益或堤升其影響力的範疇
  • 對區域主義的批評
    • 參與國可能失去對多邊體系的興趣,並增加集團間的國際摩擦
    • 建立多重法律框架與爭端解決機制,可能會削弱效率、甚至導致不兼容的監管
    • 貿易轉移(Trade diversion)問題

      貿易通過協定或關稅同盟的形成,從效率較高的出口商轉移到效率較低的出口商

2. 全球不同區域合作

  • 拉丁美洲

    美洲的特點是具有多重且經常相互競爭的區域主義 重點關注領域包括:毒品、腐敗、恐怖主義、西半球安全、可持續發展與環境 人們普遍認為拉丁美洲的身份認同,通常與美國對立

  • 非洲

    區域主義伴隨著反殖民主義,但通常是基於預先存在的殖民安排,區域安排經常重疊

  • 亞洲

    亞洲,市場與國際安全問題,是推動區域主義的主要力量 受到亞洲大國關係以及這些大國與美國俄羅斯關係的影響,歐亞大陸與後蘇聯國家,區域安排一直很複雜。反映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在俄羅斯、中國與歐盟之間的競合 ex: 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同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

  • 歐盟
    • 整合歷程

      1950年代,逐漸整合的努力,煤炭與鋼鐵生產的超國家管理;內部市場的建立與監管;貿易、競爭、農業和運輸方面的共同政策。 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合機構的權力,擴展到新的領域,例如司法和內部安全 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後,整合涉及新的共同政策,特別是貨幣聯盟

    • 現況與挑戰

      烏克蘭周邊安全局勢 歐元區危機 難民危機 英國脫歐 升高的對自由價值的威脅

  • 中美洲

    中美洲似乎自相矛盾,儘管擁有共同的遺產,但它始終未能實現雄心勃勃的區域目標 復興此聯盟,是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但是此項整合神話與各種分裂與緊張所共存。 中美洲法院、中美洲國家組織,最早的職能合作組織;中美洲共同市場標誌著正式經濟整合的開始。 中美洲聯邦共和國(1823-1839)分裂為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與哥斯達黎加。 1970 年代:政治危機與衝突 1980 年代:與和平進程相關的整合;成立中美洲議會 1990 年代:嘗試建立中美洲整合體系 (CentralAmerican Integration System, SICA)專注於總統峰會、制度的有限參與,以及討論制度改革

  • 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東協於1967年8月8日在曼谷成立,目前共有十個成員國。其成立宗旨為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 東協現有 10 個會員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文萊、緬甸、柬埔寨、寮國與越南。 東協在2007年正式通過憲章,將諸如促進區域和平、安全和穩定,維護東南亞的無核化,杜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建立共同市場等目標寫入憲章。 2003:同意到 2020 年創建安全合作/ 社會文化合作/ 經濟合作等三個共同體。 2015:成立東協經濟共同體(AEC)。 AEC 的語言與歐盟的單一市場藍圖有類似之處,但仍在在基本差異。 東協促進高度合作與共同行動,同時確保成員國的國家利益,不被超國家機構所推翻。 東協顯示出加強聯繫以及開放市場的壯志。 面臨區域性挑戰(如南海爭端),以及成員國高度多樣化所帶來的挑戰。

  • 美墨加協定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前身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川普總統強力要求修約 加拿大更大幅度開放乳品市場、增加汽車業在北美區域的自製率、提高汽車工人薪資待遇等規定,都被視為目的在於保護美國貿易利益,促進美國就業機會。 USMCA設有落日條款,協議效力為十六年。 2020年生效。

十四、人權、貧窮與發展

1. 人權

人權的主要敘述,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並植根於自由主義概念架構

  • ✊ 人權具有三個核心特徵
    • 進步
    • 普世性
    • 自由個人主義
  • 全球人權的發展

    1945 年:聯合國憲章 1946 年:成立人權委員會以起草《世界人權宣言》,追究締約國的侵權責任 2006 年:人權理事會取代了人權委員會

  • 人權概念的國際法制化

    1948 年的《世界人權宣言》,規定主要的公民和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1976 年生效的兩項國際公約中得到了進一步闡述:

    •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 ICCPR)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CESCR)。 UNDR、ICCPR 和 ICESCR 被理解為不可分割、相互依存與普世性。
  • 問責(Accountability)
    • 每項公約都包含國家報告審議程序,於公開會議上進行審查(review)
    • 國家與主題性國際刑事法院,審查種族滅絕、戰爭罪與違反人道罪的案件
    • 非政府組織與個人發揮重要作用
  • 🤔 假設與質疑
    • 核心假設:人權與進步
      • 人權具有變革性與進步性(transformative and progressive),且人權取得重大成就。
      • 但經驗而言,20 世紀侵犯人權的行為,比人類歷史上任何其他時期都多。
    • 核心假設:普世性
      • 人權是普世的,具有客觀性、中立性與包容性
      • 但一些學者認為,認識普世性主張的歷史遺產很重要,這些主張暴露了它們的特殊性、偶然性與易受外界影響(particularity, contingency, and malleability)
      • 自由、平等與自由(liberty, equality, and freedom)概念,在接觸到陌生或差異的他者(others) 時,產生了動搖
    • 核心假設:人權的主體(subject)
      • 假設存在一個普遍的、共同的人類主體,以賦予人權
      • 後殖民與第三世界學者爭辯,作為國際人權制度核心的人類主體,無法與其對應物「他者」共存
      • 許多主題被拒絕納入人權項目,或者只能涉及與所熟悉的人權話語主題相似的範圍
  • 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方式來處理人權與他者:

    方式 內容
    同化(Assimilation) 假設可以消除差異,他者可以轉化為熟悉的主體
    差異本質化(Essentializing the difference) 將差異視為不可避免且自然的
    差異隔絕(Incarcerating difference) 他者所構成的威脅,進而證明對他者進行隔絕、拘禁甚至殲滅
  • 人權的宣導
    • 認識到人權乃權力場所,並謹慎行事
    • 確保人權的材料,如何不排除非西方的意識
    • 看看人權故事是被論述的,以及誰在講述這個故事

2. 貧困

傳統的貧困觀念,是指人們缺錢以滿足基本需求

  • 減貧取決於經濟增長、以貨幣價值衡量的發展
    • 生活在開發國家的大量人口,被定義為貧困人口,即使他們可以獲得食物、水與其他必需品
    • 批評者強調,精神價值、社區網絡與公共資源的可用性,以作為供養家庭與鄰居的替代方式
  • 飢餓的傳統看法
    • 人口增長自然會超過糧食生產的增長,直到某些災難將人口減少到可永續的程度
    • 人口過剩這種觀點意味,在低度開發國家降低生育率,乃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
  • 飢餓應得權利的解釋(entitlement explanation)

    我生產很多食物,但我卻飢餓…,就會開始討論 entitlement (應得)的概念

    • 關鍵問題應是全球資本主義秩序所特有的財富分配不均
    • 低度開發國家生產世界上大部分的食物,但開發國家的人消耗大部分的食物
    • 人們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取決於他們是否具備取得食物的應得權利(entitlement)。
  • 全球化與飢餓
    • 日益全球化的食品供應與食品獲取組織:
      • 許多本土生產者,轉向生產經濟作物,而其他人則轉移到城市
      • 跨國公司發揮重要作用
    • 全球化同時造成糧食增產,以及飢餓的增加

3. 發展

發展只能在意識形態框架內構想,所有發展概念,都必然反映一組特定的社會與政治原則、規範、價值觀

  • 發展的正統主流看法
    • 基於自由貿易,同時允許國家干預市場發揮適當作用,以支持國家與全球穩定(嵌入式自由主義)
    • 世界銀行與IMF的決策,有利於西方開發國家
    • 冷戰:向低度開發與非殖民化國家,提供發展所需的經濟援助,以獲得盟友
    • 1980 年代債務危機:IMF與世界銀行,實施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結構調整的貸款政策
    • 1989 年社會主義陣營瓦解後,新自由主義政經觀點主導全球發展思想:
      • 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
      • 不干涉社會與經濟事務的國家政策
  • 新古典自由主義的發展看法
    • 華盛頓共識
      • 推動新古典主義經濟政策,偏好國家的極度無為,以及市場的角色
      • 反映於IMF、世界銀行與GATTO/WTO的政策
    • 後華盛頓共識
      • 更多的貿易自由化與更少的政府干預,有利於窮人的成長與減貧、國內改革
    • IMF與世界銀行的國家減貧戰略文件要求,構成資助貸款的基礎標準
    • 經濟增長的正統標準:GDP/資本,以及工業化
  • 其他的發展路徑
    • 瑞典的「哈馬舍爾德基金會」(Dag Hammarskjöld Foundation)定義理想的發展

      需求導向(Need-oriented) 內生的(Endogenous) 自力更生(Self-reliant) 生態無害(Ecologically sound) 奠基於結構轉型(Based on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 更激進的方法認為,貧困是新自由主義的必要特徵,故而必須推翻新自由主義
  • 抵抗與賦權(empowerment)
    • 民主作為表達窮人聲音的工具,是發展替代路徑的核心概念
    • 替代路徑的基礎,是基於人權,而非開發國家所提倡的認知
  • 正統發展觀點的回應

    1987年 聯合國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承認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概念之間的關係:某代的發展,不應以犧牲後代子孫為代價

    2000年 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

    2015年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批評者認為,世界銀行與IMF在處理環境問題方面的努力,仍將全球經濟擴張置於首位

  • 對自由主義發展的辯論

    新自由主義論點 反思
    以人類自由為中心 新自由主義對人類自由的定義是有限的
    義促進自由市場企業,透過下滲(trickle down)經濟作用,以消除貧困 所有人都應該通過重新分配財富而受益,下滲並不起作用
    最低限度的政府與稅收,是人類自由的體現 國家社會與福利供給的下降,導致破壞性影響
    經驗證明新自由主義的成功 全球貧困與飢餓的減少,是人為所致

4. 移民與難民

  • 難民
    • 法律而言,給予那些跨境尋求國際保護,以免於政治迫害之強制移民者的地位。受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人道法的所保護
    • 難民身份應是具宣稱性(declaratory),但實際上,尋求庇護者只有在能夠向庇護法官或官員證明自己情況時,才可能成為難民
    • 由於政治經濟危機、犯罪暴力或環境退化的國際強制移民,不會自動受到難民法與國際組織的保護
  • 國際保護

    確定何者具備難民資格,本質上是國家的政治決定

    出於政治目的以界定難民的法律字詞(Chimni 2009):

    1914-45 年:實際利益

    1945-82 年:西方的政治利益/冷戰政治

    1980-00 年:來自第三世界的難民

    2001 年至今:恐怖主義威脅、犯罪暴力與氣候變化

    • 一些人試圖在人權法與修辭(rhetoric)中建立新的標籤,例如強迫移民
    • 後殖民主義者認為,要結合強制移民的原因,是旨在把解決它的政策和法律放在一起研究
    • 其他人則認為,需要新的類別,以消除難民與其他避離者之間的任意性區別
  • 移民分類

    類型 解釋
    自願移民(Voluntary migration) 通常基於經濟計算的自願決定
    強制移民/流離失所(Forced migration/displacement) 對現有政治、環與暴力相關威脅的非自願反應
    • 這兩者之間的界限,正趨向模糊
    • 國際法規定的難民地位條款 不驅回權(non-refoulement):禁止接收尋求庇護者的國家將其遣返到他們可能因種族、宗教、國籍、特定身份、政治原因而遭受迫害的國家。
    • 依據地理的區隔

      • 尋求庇護者(Asylum seekers):跨越國際邊界尋求保護,但其難民身份申請仍在審理中的個人

      • 難民(Refugees):在法官或移民官員面前證明,有充分理由擔心受到迫害的尋求庇護者

      • 處於類似難民情況的人(People in refugee-like situations):在其原籍國或領土之外,並面臨與難民類似的保護風險,但其難民身份尚未確定的人群。

      • 國內流離失所者 (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 IDP):通常因武裝衝突、暴力、侵犯人權或災難而被迫離開家園,但仍留在本國之人。

      • 受關切群體或個人(Groups or people of concern):包括難民、國內流離失所者和返回本國的那些被拒絕庇護的人。(UNHCR, 2013)

    • 依據其原因的分類

      • 衝突造成(Conflict-induced):典型的強制移民,因國際戰爭或內戰,現有的法律制度,難以計算那些受到毒品與幫派戰爭(通常涉及對婦女的性暴力)所影響的人

      • 環境或自然災害造成(Environmental or natural disaster-induced):受與氣候變化等相關的自然或人為災害影響的人

      • 發展造成(Development-induced):因為諸如採礦、灌溉計劃、城市發展等發展計畫所引起的流離失所

      • 人口販運(Human trafficking):以剝削為目的之強制或脅迫人口移動,此類可以申請庇護

      • 混合移民(Mixed migration):自願與非自願移民,經由相同路線到達相同目的地

  • 國際難民建制

    20世紀初由國際聯盟首次建立的難民制度

    1950年聯合國成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 (UNHCR)。

    1951年《難民地位公約》

    1967年《難民地位公約議定書》

  • 緬甸羅興亞人案例

    • 羅興亞人:居住在緬甸若開邦的穆斯林少數民族

    • 緬甸認為他們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

    • 孟加拉不承認其公民,因為他們生活於緬甸領土境內

    • 2015 年,當時緬甸政府因武裝穆斯林集體涉嫌強姦佛教女孩,而進行報復

    • 2017 年:緬甸軍隊大規模屠殺,羅興亞人尋求海外疪護。

十五、國際環境

1. 環境基本議題

  • 環境議題的發展歷程

    1968 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召開國際環境會議

    1972 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促成聯合國環境計畫,許多政府亦成立環境部門

    1987 年永續發展概念定義: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且不損害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1992 年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將環境提昇為國際議題

    1980 年代後期,才出現應採取行動的國際共識,氣候變化不是「一般」的國際環境問題,幾乎 所有的國際關係層次都會受其潛在影響,G7 峰會與聯合國會議,經常討論氣候變化

    1992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要求締約方舉行年度會議 (COP) 以考慮可能的行動。

    1997 年京都議定書,開發國家通過包括排放交易在內的減排機制。美國拒絕加入,削弱京都議 定書,隨後由歐盟領導京都體系的發展

    2009 年哥本哈根締約方大會:發展中國家與開發國家間的僵局,導致「哥本哈根協議」十分薄 弱

    2011 德班平台:得到中美的支持,展示全面性協議的可能

    2015 年巴黎協定:各國承諾「國家自定預期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鼓勵締約方在 2020 年巴黎協議生效後,逐步增加(ratchet up)減排

  • 國際環境合作
    • 國際合作建立環境治理建制,規範跨境環境問題,以維繫全球公域(global commons)
    • 過去30年,國際環境法與相關規範發展迅速,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 )已成為環境公約的主要目標

      加強組織和社會所需的實踐能力和資源,以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生存、適應,實現繁榮

    • 提供資金,確保科學資訊之生成,因為私部門缺乏推動這些工作的動機
  • 全球公域
    • 全球公域是不屬於國家主權管轄範圍之區域與資源的全球性領域
      • 例如公海
      • 南極洲
      • 全球大氣
    • 需要國際建制,以治理全球公域
    • 建制參與者面對「搭便車」(free rider)誘因,故而如何執行相關規範之遵循,面臨挑戰

2. 環境與國關

  • 主義觀點

    主義 觀點
    現實主義 幾乎不討論環境議題
    自由制度主義 試圖理解如何在無政府狀態中形成全球治理。如:研究由科學家所組成之跨國團體—「認知社群」,如何影響全球治理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與葛蘭西主義 研究全球資本主義生產,對環境所造成深遠破壞的關係
    其他 某些人連結環境與安全議題;認為環境變遷會導致內部衝突甚至國際戰爭。也應該重新定義安全的概念,以包含環境威脅
  •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 1992 氣候變遷制度的重要原則
    • 所有國家都必須為世界氣候變遷承擔責任,但開發國家應立即承擔責任,因為它們受益於工業化過程
    • 很難找到一個公平分配減排量的基礎
      • 需考量現在富裕國家的歷史排放量
      • 經濟體之間的人均排放量
      • 當前中國排放主要是歸因於美歐生產轉移的直接結果,這對責任有何影響?
    • 2015 年簽署《巴黎協定》,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嚴格區分,正在逐步瓦解

參考資料